一切始于两个多月前,叨叨无意间说起幼儿园的很多孩子都知道Minecraft这个游戏。为了增加一下他的见识,我们决定试玩一下。
这是一个由方块组成的像素世界:树是立着的方块,泥是躺着的方块,云是飘着的方块。起初,我根本不会玩,连树也不会砍,以为是点击左键砍树,结果点了半天也没动静,后来才知道要按着左键不松。第一个夜晚,我被僵尸和骷髅射手围攻,game over。
于是我们开始一起学习,看YouTuber舞秋风的新手入门教程,从图书馆借来所有游戏相关的书——生存指南、探险指南、战斗指南、红石指南、下界末地指南。书的内容一半是图画,一半是文字,文字的比例远远超过叨叨看过的任何漫画书。他看得认真,反复翻阅,时常攥着《战斗指南》冲过来,喊:“爸爸,打魔女能得到portion(药水)!”“爸爸,带上南瓜头就不怕末影人了!”“爸爸,打 End dragon竟然能得到 12000 个经验球!”
纸上谈兵之后实战练习。我操作游戏,叨叨在一旁指手画脚当指挥官。第一次看到绿色斑纹的苦力怕,我莽撞向前,他在一旁惊慌失措,失声尖叫:“不要离苦力怕这么近,得远距离攻击!” 第一次瞥见紫黑瘦高的末影人,我准备挽弓射击,小指挥官急得跺脚:“爸爸,爸爸,不要看他的眼睛,不要看,赶紧跑!”屏幕内外双重惊险,我笑叹:“叨叨,你比末影人还可怕。”
Minecraft逐渐渗入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。晚饭餐桌上的闲聊变成了战术研讨会,练字本上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写的是游戏见闻,睡前讲故事之前要先回顾当天游戏的精彩时刻。面对妈妈关于游戏中附魔台的追问,叨叨详细讲解,滔滔不绝的样子俨然一个骄傲的Minecraft 专家,比起回答幼儿园生活的支支吾吾,简直判若两娃。
为了守护这份热爱,我们一起商量制定了游戏规则。1.只能在8点到21点之间玩游戏。2.单次游戏时间20分钟,间隔要满半小时。3.平日每天可以玩两次,假日每天可以玩四次。4.游戏不能耽误生存任务,包括但不限于吃饭睡觉洗漱出门打电话写作业。
在规则之下,我们肆意玩耍。我迷路的时候,叨叨提议建造一个高塔,站在高塔上寻找基地。我驯养的四只狼因我划船过快跟丢了,我返回找到两只后,还想继续找,小哲学家给出箴言:“有两只就足够啦。”后来,叨叨学会了基本的键鼠操作,他在山坡上做水滑梯,在房顶上设瀑布,在房间里挖水坑,拿胡萝卜养小猪,攒火药做 TNT(结果被我不小心引爆把基地炸毁了一半)。
游戏变成了项目学习的载体。我们计算制造铁砧板需要的铁块数量,测量从高塔上跳下后落入海中的时间,扮演僵尸和苦力怕来模拟敌人的心理活动,借由hardcore 模式来讨论人死后的一切清零 。
昨天早上,叨叨抱着韩语版的游戏攻略,问我:“爸爸,耐久度用英语怎么说呀,是 durability 吗?”今天又突然问我:“爸爸,Do you like iron ingot?”我说:“Yes,I do.”我心中暗喜,这也算是英语启蒙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