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啊,小学

开学式
开学典礼上,校长致辞后,大屏幕播放了二年级学生录制的欢迎辞。稚嫩的面孔,轮流出场,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:“要听老师的话。”观察他们的眼神,有些是背下来的,有些是看稿念的。孩子们认真叮嘱的样子很可爱,但感觉少了点啥,可能是少了他们年龄特有的孩子气吧。

家长课
开学仪式结束,校长单独给家长们上了一课: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,和同学有点小摩擦很正常。家长别一上来就当成大事,动不动就说是校园暴力。多听听孩子怎么说,很多小问题他们自己就能解决。大人插手太多,反而容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。
听了这话,作为独生子女的父母,我有点焦虑。但转念一想,孩子总要自己去面对去摸索,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。

好座位
叨叨的座位在最后一排最右边。
叨妈说:“你的位置真不错,我超喜欢。”
叨叨问:“为什么呀?”
叨妈说:“老师点名总是最后才轮到你,下课还能第一个冲出去。”
我补充说:“如果老师发火要爆炸,你离得最远,受的伤害最小。”

吃得多
开学第二天,晚饭时,我问叨叨:“你中午吃饭时,对面坐的是谁?”
叨叨说:“老师。”
我有点意外,追问:“老师吃的跟你们一样吗?”
叨叨说:“一样,就是她吃得比我们多。”

新朋友
有同事提醒我,低年级孩子交朋友要靠家长安排,有些家长甚至像面试一样,让孩子带同学回家挑选。但也有同事认为,交朋友还是靠孩子自己,他儿子小时候,妈妈们安排孩子一起玩,结果性格不合,长大后成了痛苦的回忆。
第三天放学,叨叨说在班里交了个朋友,叫崔路仁,是幼儿园同级不同班的同学。早上在教学楼门口换鞋时,小伙伴主动喊他一起去教室,下午课外活动时,两人还一起看了书。我不知道这份友谊能走多远,但听到叨叨自然地说起这件事,我还是松了一口气。

放学后
以前幼儿园五点才放学,现在一年级下午两点就放学了,时间一下子空出来,接下来的时间安排成了家长的课题。选择有很多:
校内托管班,有老师照看,省心,但是孩子可能觉得没意思;
校内兴趣拓展班,读书、画画、做工艺、玩桌游、上体育课,一个老师带一群孩子,主要就是玩;
校内专业培训班,从数学英语到心算、美术、跳绳、羽毛球、计算机,甚至还有烹饪;
校外机构,那选择就更多了。
怎么安排,要看各家情况和孩子需求,丰俭由人。我们给叨叨选了学校的兴趣拓展班,先玩着,慢慢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