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幼儿园时,叨叨用叉子和训练筷吃饭。也给他用过普通的筷子,但他试了几次没学会,就放弃了。现在上了小学,食堂只有筷子和勺子,学会用筷,迫在眉睫。
我们撤掉训练筷,换成小号普通筷,简单演示后,让他自行练习。一周后,他没学会夹菜,倒是摸索出了“托菜”的方法:把筷子横着插到菜下面,然后把菜抬起来,送到嘴里。大块儿的饭菜还能凑合吃到嘴里,可遇到细长滑溜的面条,那就要了命了,好不容易送到了嘴边,出溜一下,又滑落到碗里,几次之后,他急得把碗戳得哐哐响。我在一旁想笑又笑不出来,下决心好好教他。
我和叨妈用筷子的方法各不相同,但我俩一致认为:不论姿势手法,能吃进嘴里就是好筷法。叨妈用大拇指、食指和中指三个指头捏住筷子,无名指不参与,仅靠食指和中指出神入化的配合来夹菜。这种用法要靠悟性,不好教。我的用法是:一根筷子在下(固定筷),靠在无名指和虎口之间不动,一根筷子在上(活动筷),食指和中指控制它上下活动来夹菜。这种用法相对简单,拆分动作后,教着也容易。
第一天,建立仪式感。我们筷子都没拿,只是把当天的汉字作业布置成:“爸爸要教我用筷子了,我会努力练习的。”
第二天,只练活动筷。拿一根筷子,用大拇指轻轻压住筷子后段,练习用食指和中指上下拨动筷子。练了三分钟,叨叨皱眉说:“爸爸,手疼。”我有些无奈,练习结束。
第三天,练习配合。先拿好活动筷,然后在大拇指下面塞入固定筷,用活动筷去打固定筷。
叨叨灵光一闪,大喊:“치명타!”这是他在Minecraft(我的世界)游戏中学到的词,意思是“致命一击”或“暴击”。
我大喜,就用他捣乱的语言来教他:“好,这个动作就叫‘치명타’(致命一击),今天的练习到此结束。”
叨叨一脸惊讶:“这就结束了?”
我心想:要的就是这种意犹未尽的感觉。
第四天,致命一击。叨叨拿一根活动筷,保持手腕不动,仅靠食指和中指控制筷子上下移动,我则举着一根筷子在下方靠近他,让他对我发动“致命一击”。叨叨玩得很开心。
第五天,夹纸团。
第六天,夹蓝莓。
第七天,夹瓜子。我们练习时,叨妈在一旁嗑瓜子看热闹。叨叨馋了,叨妈提议:“你用筷子夹着吃吧。”他试了两次,成功夹起一个瓜子仁。接着越来越熟练,叨妈剥瓜子的速度逐渐跟不上他夹的节奏。
我说:“叨叨,你太厉害了,已经修炼到“致命一击”四级水平了。”
他问:“那五级是什么?”
我答:“夹小米。”
他眼睛瞪得溜圆:“那我什么时候能到啊?”
“我觉得一年肯定能行,慢慢来。”
他对这个答案很满意。
最初叨叨说手疼,我以为他娇气,但为了体验初学者的感受,我用左手试了试。练了三分钟,果然手疼,我这才理解他,于是我们每天只练三分钟,他练,我也练。一周后,我也学会了左手用筷子——这不仅是他的成长,也是我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