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时候,邻居父母教训孩子时,嘴里常念叨的是“三天不打上房揭瓦”,似乎不打孩子,孩子还真就上天了,似乎打一打骂一骂,孩子才长记性,真是如此吗?
事情的真相是,除了打骂惩罚,父母不知道别的教育方法,没人教,也不学。惩罚,是一个脑袋偷懒的父母想用身体的野蛮力气来弥补脑懒的表现。责骂或是动手,任何人张嘴就来,伸手都会,但是粗暴又无效。
然而,很多家长都自以为惩罚有用,认为孩子之所以屡教不改,只是因为惩罚得还不够重,就像用抗生素,第一次少量就起效,逐渐产生了耐药性,剂量得加倍,但总能起效。惩罚完之后,孩子可能改,也可能不改,如果改了,父母告诉自己说:“孩子改了,说明惩罚有用”,如果没改,父母告诉自己说:“惩罚还是有用的,只是罚轻了,下次得再重一点”,这种逻辑既骗了自己,又害了孩子。
表面看来,惩罚是希望孩子吸取教训不再犯错,根本来看,父母应该做的是通过提供一系列的指导,培养孩子内在的自我决策与自我控制能力,而不是盛怒之下的打骂惩罚,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,表面的顺从下酝酿着报复,甚至仇恨。我就听亲戚抱怨过“唉,现在孩子看我就像看仇人一样”。
很多父母担心的是,如果不惩罚的话,孩子岂不是要骑到头上,那还成何体统,作为父母的威严何在?《如何说孩子才会听,怎么听孩子才肯说》的作者,给出了以下几个代替惩罚的方法,而且父母们实践后发现很有效,之前的担心是多余的。
1. 表达不满,说明期望。
动口不动手,而且动口也永远记得,表达不满时不能进行人格攻击。因为一旦开始了人格攻击,孩子本能的辩护会让矛盾的解决陷入泥潭。所以,尊重孩子的感受,表达自己不满的同时说出自己的期望。
例如,孩子放学后总是玩得很晚不按时回家,到家时解释说虽然记得要按时回家,但是忘了时间,想起时间后立刻就回来了。母亲可能会说“我听够了你的借口,我算是认清了,你说话根本不算数,回屋吧,晚饭别吃了”,当然还可以说:“你说你努力了,这一点我很高兴,但是我仍然很生气,我不想再这样担惊受怕了,我希望你以后按时回来”。听到后面这样的话,孩子会知道“妈妈真的生气了,但是她担心我,而且对我有信心,我以后要守时,不让她担心失望。”
2. 给孩子指出补救的办法,让孩子做选择。
通常人们告诉自己不要紧张时,偏偏更紧张,当告诉自己要放轻松时,反而能放轻松。因为脑子里关注的是这个关键词(紧张/放松)本身,而忽略了关键词之前的否定词。
例如,在商场里购物时,当你给孩子说“你别乱跑,再跑小心我揍你”时,孩子脑子里全是“乱跑”。当你告诉他“要么好好走,要么坐上车,你自己做决定”时,孩子的关注点将变成去做一个二选一的选择题。当然,更有不少时候,孩子并不知道该如何去补救,告诉孩子补救的方法,是帮助孩子去迈出改正的第一步。
3. 采取行动,让孩子体验到不良行为的后果。
孩子需要体验的是自己不良行为带来的后果,而不是品尝惩罚的滋味。犯错后,孩子应该为自己的行为感到遗憾,应该考虑如何补救,但是惩罚干扰了这一过程。惩罚剥夺了孩子自省这一重要的心理过程。“反正你也罚过我了,我反而心安理得了,我又可以随心所欲了。”
在商场里购物时,孩子乱跑乱闹且不听话时,父母可以采取行动,下次去的时候不带他,让他体验该行为的必然后果,而不是用毫不相关的打他屁股来让他记住。
惩罚不费脑子,但是无用,而且把孩子变成父母的牺牲品,把父母变成孩子的敌人。花点时间,费点脑子,试一试上面这些方法,改变自己的态度,不责怪不惩罚,可以让孩子专注于承担责任,让管教变得更有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