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读书生活

5年前写的文章,未作改动,旧文重发,庆幸一下自己现在依然可以读书,可以写字。

高中时读刘墉的书,而且如中毒一般读了不少。虽然现在回头再看再想,已不那么欣赏,但对于那时的我,他的励志小品文的确给了我不少奋斗的动力。同时期还买了本《人性的弱点》,讲的是与人相处的方法原则,现在这本书仍在宿舍的书架上放着。当时是没钱多买书的,高二学校没了图书馆,便不怎么看书了。曾在同学那里看过泰戈尔的《飞鸟集》,甚至还把书中的诗句摘抄下来,现在犹能记起其中一些诗句。那时的兴趣和时间都不够,韩寒,郭敬明,哈利波特,在那时都很流行,却都基本没看过。见到过同学手中《挪威的森林》,不过当时同桌正耀不让我看,估计是为了保护我无知的心灵,在不上网的年代,我的确不知道这本书是讲什么的。

读书越来越多是在最近一年,从《平凡的世界》开始,被主人公孙少平对书籍的如饥似渴感染,让我觉得太过浪费学校的图书馆还有网上的各种电子书资源,兴趣越来越浓,在不断的阅读中,那种纯粹的乐趣也是难以言喻的。它像是一个树根,由此我的读书兴趣如枝丫般蔓延。

偶遇李笑来的《把时间当做朋友》,能读到这本书真的是太幸运了。读完如醍醐灌顶,虽只是简单的道理,但说得明白透彻,甚至背后会出冷汗。它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,明白耐心积累的重要性,想要开发自己的心智,并逐渐在生活中改变自己。激动地把此书的电子版发给朋友们,但似乎看的人很少,不免很遗憾。我读书有些爱屋及乌,会因一本书而干脆把作者所有的书都给看了,看了一本书,再把这本书提及的也看一下,因此看的书有些杂乱。

曾因为片面生硬地将《少有人走的路》中的理论应用于我的爱情而惹女友生气(但这确实是一本极好的书),不过看了《男人来自火星,女人来自金星》《女人这东西》,让我从根本上更加明白男女天然的心理差异,接受差异是沟通的前提,我从而能更理解女友,虽仍有问题,但我已比看书前的我进步了很多。

看季羡林的《留德十年》去除心中的浮躁,感慨《傅雷家书》中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,为《我的精神家园》中王小波的幽默而忍俊不禁,从《野蛮生长》了解地产界思想家冯仑对成功幸福金钱女人的独到见解,也因此看了王石的《道路与梦想》,对地产企业家的成长多了些认识。因一场老罗在海淀剧院的演讲(可以在优酷中搜到)而接触行为经济学,看《怪诞行为学》(一口气看完,很过瘾),到后来《别做正常的傻瓜》《影响力》《拆掉思维里的墙》,也因郎咸平的通俗著作,而了解了当代中国经济。看《追风筝的人》从侧面了解了塔利班给阿富汗人民带来的灾难。看《世界是平的》而了解经济全球化,也对印度多些认识和敬佩。先说这么多,说得太多估计会招人烦。

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公平越来越少,但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大量无用信息中,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大量的资讯,然而信息爆炸不意味着知识爆炸,浏览网页多是浅度阅读,而真正有效的是深度阅读,是读书。

引用央视英语频道主持人杨锐的一条微博:“当下日本和美国的部分舆论认为,中国进入弱智时代,说中国人平时不爱看书,畅销书主要是养生和励志,还有教辅书籍,而对文史哲和艺术类书籍则受到冷落。大前研一说西方国家年人均读书十多本,中国只有四本。年轻一代不厚重了。”

我的读书生活刚刚开始,庆幸自己没有在更晚的时候才开始,感觉像是发现了一笔巨大的财富。一本好书是作者思想的凝结或是经验的总结,读一本书就是和一个人交流,也有助于发现未知的自己。每天花一个小时看一会儿,坚持一段时间,或许人人都能享受到这种廉价的纯粹的快乐,找到越来越稀缺的幸福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