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孩子穿衣服像打仗?

怒吼.jpg

朝三暮四

朝三暮四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,我们习惯把朝三暮四理解为没有原则,反复无常。如果仔细想一想故事本身,就会发现,其实根本是另外一回事。

某人喜欢猴子,于是养了一群猴,宁可家人少吃点也不愿意饿着猴子,后来实在没粮食了,才减少猴子的口粮。怕猴子不答应,就先问猴子:“给你们橡子吃,早上三颗,晚上四颗,行吗?”猴子们听了十分恼怒,他又问:“那早上四颗,晚上三颗,行吗?”结果猴子们非常高兴,纷纷答应。

猴子真傻,跟过去比吃的减少了,在减少的基础上,主人只是把早晚的份量调换了一下,猴子怎么就高高兴兴接受了呢?故事是骗人的吧?不见得。

孩子穿衣

让我们来换一个场景。父母帮小孩穿衣服,如果孩子不合作,父母很快就会失去耐心,于是孩子闹得更厉害,一场战争下来精疲力尽。最近,许岑写文章讲述了他的经验,穿衣服鞋子换纸尿裤都不在话下。许岑是这样子做的,他问一岁多的许闻:

穿衣服时,问:”是妈妈给你穿,还是爸爸给你穿?”
穿鞋子时,问:”你自己穿一只,爸爸给你穿一只,好不好”
换纸尿裤时,问:”你自己选一片好不好”

就这样,原本不配合的许闻,竟然噔噔噔地跑去,随便抽一个纸尿裤,乐呵呵地让爸爸帮他换。

自主选择

细心的你可能会发现,咦,怎么觉得跟朝三暮四的故事很像?最终许闻还是得穿衣服,穿鞋子,换纸尿裤,但是在回答了爸爸的选择题之后,他态度改变了,不再抗拒,而是高高兴兴地让爸爸来帮他。

为什么一个简单的选择题竟然就能让孩子高兴地合作呢?因为“选择”这件事创造了自己做主的感受。 孩子觉得自己似乎做了主,所以不再抗拒,变得愿意做这件事。虽然孩子并没有获得真正自由的选择,比如选择不穿衣服、不换鞋子,不换纸尿裤,但是孩子仍然获得了一种选择的感觉。

内在动力

问题的关键在于:哪怕这个选择本身是微乎其微的,甚至干脆是虚幻的,但是这种“我在选择”的感觉让孩子觉得拥有了自己做主的感受。自己做主,能激发出一种特殊的动力——内在动力。

关于微乎其微的甚至是虚假的选择带来的影响,美国心理学家为此做过实验。

老师让两组学生使用一个科幻主题的教学软件,在游戏中做数学题击败敌人。一组学生可以在游戏中选择自己的头像,给自己的飞船以及敌人的飞船起名字,而另外的对照组则完全没有类似选择头像和起名字的权利,完全是系统随机的安排。结果显示,有选择权的学生们学习更有热情,甚至放弃休息时间来练习。看起来毫无意义的选择权,却给孩子带了很大的学习动力。(参见《成功,动机与目标》一书)

其实不只是孩子,大人也一样,我们都喜欢自己做主。我们都更爱做自己想做的事,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的事情。比如,同样是读书,要是别人逼着我们看某本书,通常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,而且还会对这本书产生莫名的厌恶感,可是如果是我们自己主动选的,常常拿起来就放不下去。

如何应用

作为家长,在孩子不能自理的时候,需要帮助孩子;当孩子没有自制力的时候,需要指导孩子。这些时候,不讲策略,只是利用权威来逼迫,只会让情况更糟,就像早上的穿衣服战争一样。

我们可以利用这里的方法,举一反三来做一些简单的尝试。在帮助或者指导孩子的过程中,利用人物,物品,时间,地点,方式等因素都可以创造出自主选择的感觉。

人物:爸爸帮你洗,还是妈妈帮你洗?
物品:你穿这双鞋,还是那一双?
时间:你是现在做作业,还是15分钟后再做?
地点:你是在书房练习,还是在客厅练习?
方式:你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语文?

像上面这样,根据实际情况,可以创造出很多选择的机会。

有句话说“自由的孩子最自觉”,其实可以改成“感到自由的孩子最自觉”。在可能的范围内,尽量给孩子多一些选择的自由。哪怕只是一个微乎其微的选择,都能给孩子带来自己做主的感受,滋养孩子心中的内在动力。一旦有了内在动力,困难什么的都不再话下,因为这件事已经不再是父母的目标了,而成了孩子自己的目标。